常見疾病
主頁 > 健康小百科 > 常見疾病
常見疾病
血壓
高 血 壓 是 一 種 慢 性 疾 病 。
血 壓 會 隨 著 以 下 因 素 而 變 化
⁃ 身 體 姿 勢
⁃ 體 能 活 動
⁃ 情 緒 及 睡 眠 等
上 壓 (收 縮 壓) - 顯 示 心 臟 收 縮 泵 出 血 液 時 血 管 內 的 壓 力
下 壓(舒 張 壓)-顯示 在 心 跳 之 間 ,心 臟 放 鬆 時 血 管 內 的 壓 力 但 以 成 年 人 來 說
⁃ 若 血壓 持 續 處 於 140 /90(mmHg) 或 以 上 ,便 是 患 上 高 血 壓 。
⁃ 若 血壓 處 於 120 -139間/80 -89 mmHg之 間 ,則 屬 於 前 期 高 血 壓 ,應 多 加 注 意。
病 徵:
高 血 壓 一 般 沒 有 症 狀 ,但如血 壓 太 高 也 可 引 致 :
⁃ 眩 暈
⁃ 視 線 模 糊 不 清
⁃ 頭 痛
⁃ 疲 勞 和 面 部 發 紅 等 症 狀 。
高 危 因 素:
90%-95%的 高 血 壓 為 原 發 性 高 血 壓 。其病因不明。
其他高 危 因 素 令 人 較 易 患 上 高 血 壓 ,包 括 :
⁃ 攝 取 過 多 鹽 分
⁃ 肥胖
⁃ 靜 態 生 活 模 式
⁃ 吸 煙
⁃ 飲 酒 過 量
⁃ 睡 眠 不 足
⁃ 壓 力
⁃ 高 血 壓 家 族 史 和 年 齡 越 大 等。
其他 病 因 包 括 :
⁃ 腎 病
⁃ 高醛固酮症
⁃ 睡眠窒息症
⁃ 先天性的大動脈淤塞
預 防 方 法:
⁃ 定期接 受 血 壓 量 度
⁃ 維持最適合的體重(BMI為18.5至22.9)
⁃ 限制鹽的攝入量(每天不宜攝取多於5克或大約一茶匙的鹽)
⁃ 不吸煙、不飲酒
⁃ 增加鉀質吸收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爭取充足的休息,避免精神緊張
高血壓的患者應定期作出之檢查:
⁃ 尿液分析
⁃ 空腹血糖測試
⁃ 腎功能測試
⁃ 血脂分析
如患者正在使用去水藥,建議毎年進行一次尿酸檢查
高 血 壓 併 發 症:
⁃ 心臟病
⁃ 中風
⁃ 動脈瘤
⁃ 腎功能障礙
⁃ 高血壓視 網膜病變
膽固醇
什麼是膽固醇?
膽固醇是一種臘質、脂肪狀的物質,存在於身體每一個細胞,是細胞的必需物質。它可由身體的肝臟細胞製造,亦可從食物中吸取。
正常人可因應從食物攝取膽固醇之多少,而自動調節製造膽固醇之多少,而自動調節製造膽固醇的份量。若自動調節失調,過多的膽固醇被製造,引起血管閉塞,甚至引起心臟病及中風等。
膽固醇有好有壞
極低密度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VLDL / LDL)是「壞」的膽固醇,負責從肝臟將脂質攜帶至全身各組織,是造成血管阻塞、硬化的元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是「好」的膽固醇,可將黏在血管上多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運送回肝臟,有保護血管的功能。
膽固醇的重要性
1. 人體細胞膜的主要成份,缺乏時細胞就無法完整。
2. 幫助身體運用維他命 D。
3. 製造腎上腺素荷爾蒙、性荷爾蒙的要素。
4. 促進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功能。
5. 保護紅血球不被破壞,增長紅血球壽命,預防貧血。
所以如果膽固醇含量長期過低,亦可引致:
1. 思考力下降,反應遲鈍。
2. 提早衰老,加速死亡。
3. 血管失去膽固醇的保護,變得脆弱易破裂。
4. 心肌細胞衰退,抗癌能力下降。
5. 性功能減退,影響生育能力。
但如膽固醇過高,會引致動脈硬化及血管阻塞,使器官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及養份,若發生在心臟會引起心肌梗塞;在腦部則可引致中風。
遺傳基因和生活方式決定了一個人的膽固醇的種類以及含量,吸煙、高脂肪飲食結構和缺乏運動等都可以增加低密度膽固醇而降低高密度膽固醇。瞭解自己膽固醇種類和水平的最好辦法,就是找醫生進行血脂檢測。
避免體內膽固醇過高,應注意
1. 減少進食膽固醇的食物。
2. 應多進食高纖維食物如生果、蔬菜、豆類。
3. 適量運動(如游泳、跑步等)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
4. 適量飲酒有助血液循環,使血塊不易積聚。
5. 戒煙。
6. 保持心情輕鬆。
高膽固醇之藥物療法
如果通過飲食調節台或運動,「不好」的膽固醇含量仍然很高或不夠
好,醫生可能就會考慮使用藥物控制。
高膽固醇之治療藥物包括:
1. 樹脂(resins):
促使肝臟分泌更多膽汁酸,從而消耗更多的膽固醇。
2. 降甘油三酸酯藥物(triglyceride-lowering drugs)
可以減少甘油三酸酯的產生,並且可以去除血液中的甘油三酸酯。
3. 他汀類藥物(statins)
最廣泛使用的降膽固醇藥物。直接作用於肝臟,阻斷一種肝臟用於製造膽固醇的物質。從而消耗盡肝細胞的膽固醇。迫使細胞去除血液中的膽固醇。還可以幫助身體從硬化塊中再次吸收膽固醇,慢慢地疏通血管。
防止高膽固醇之飲食方面
宜多吃:
1. 全麥麵包,麵條及紅米。
2. 橄欖油,葵花油。
3. 蒸、烤或新鮮的食物。
4. 全脫脂牛奶,低脂乳酪及芝士。
5. 魚,去皮及去脂肪的肉,大豆類製品及乾豆。
適宜少吃:
1. 甜點:芝士蛋糕,雪榚及其他零食如薯片。
2. 豬油、牛油。
3. 油炸食物。
4. 全脂牛奶及芝士。
5. 煙肉、香腸、動物內臟及貝類海產。
6. 蛋黃。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內分泌病,香港現在約有30萬人染有糖尿病。糖尿病多為原發性,有遺傳傾向,發病原因是胰臟未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或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拒。
糖尿病可分為兩類型:
I型糖尿病或II型糖尿病。大約一成糖尿病人為I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數發病年齡為30歲前,I型糖尿病又稱為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或青少年發病型糖病。I型糖尿病通常是胰島素分泌減小,所以患者必須每天注射胰島素。II型糖尿病比較常見,常發病於40歲以上的成年人,又稱非胰島素依賴型或成年發病型糖尿病。醫學研究指出,遺傳是致病的主因,此外,肥胖、飲食不當,缺乏運動,藥物使用不當,也都是導致II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初徵狀
糖尿病初期一般都沒有明顯的徵狀,可能要到患者作身體檢查的時候才會發現糖尿病。常見的糖尿病病徵包括:
1. 極度口渴
2. 多尿
3. 精神不振
4. 視線模糊
5. 膀胱、陰道以及皮膚反覆感染
6. 手腳麻痺
如何診斷糖尿病?
其實診斷糖尿病的方法很容易!任何人空肚血糖高於7.8mmol/L或在任何時間血糖高於11.1mmol/L,就能肯定他有糖尿病。如有任何懷疑,可作血糖耐量測試,如服用75克葡萄糖後,血糖高於11.1mmol/L,便是患有糖尿。
糖尿病的護理在於「均衡」二字。每天進餐的時間和份量應該保持一致,多吃纖維豐富的食物,少吃油炸、高脂肪、高糖份、高澱粉質的食物。有規律的運動可控制體重,保持身體素質,加強胰島素和葡萄糖的利用,預防併發症和減輕焦慮心情。維持正常和穏定的血糖,能有效地預防併發症。
糖尿病可引起的併發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
糖尿病之急性併發症
1. 酮酸中毒:當糖尿病失去控制,如受傷,手術後或受到感染,患者體內的血糖和酮體升高,可引致中毒,嚴重可引致昏迷或死亡。
2. 血糖過低:如患者注射或服用過多降血糖藥或活動量增加都可引致血糖下降。患者會出現手震、心跳加速,神智不清甚至昏迷。
3. 血糖過高:出現口渴、肚痛、呼吸困難、噁心,食欲不振等症狀。
糖尿病之慢性併發症
1. 血管硬化和阻塞,增加冠心病和中風的危險。
2. 腎臟病變:可引致腎小球發炎,腎動脈硬化,尿路感染和腎衰竭。
3. 眼部疾病:患者可能出現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
4. 神經病變:可引致失禁、陽痿、肚瀉、血壓和脈搏異常等。
5. 足部病變:由於患者血液循環發生問題,加上腳部神經退化,令患者容易足部受損和受細菌感染,導致足部組織潰瘍。
糖尿病之藥物治療
口服降血糖藥
1. 磺醯尿素類(Sulphonylureas):可刺激胰島素分泌。
2. 雙胍(Bighanides):改善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和抑制肝臟產生過多葡萄糖。
3. 抑制消化酵素文活動性(Alpha-Glucsidase inhibitur):抑制腸胃內消化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酵素文活動性,令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減慢。
胰島素
全部I型糖尿病患者和小部份II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靠它來控制血糖。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雖然無法根治,但只要控制好血糖的水平,預防糖尿病併發症,便可大大減低糖尿病所做成的危險。
糖尿病之自我檢測
1. 家族病歷。
2. 極度口渴。
3. 胃口好,食量大。
4. 多尿。
5. 缺少運動而肥胖。
6. 體重減輕。
7. 容易疲倦。
8. 視力模糊。
9. 耳道常發炎。
10. 手腳麻痺疼痛。
11. 皮膚知覺變遲鈍或發癢。
12. 傷口難以癒合。
13. 容易長膿瘡。
14. 生活或工作中壓力大。
15. 性能力減低。
16. 尿中有糖份。
糖尿病之檢測結果
>3為糖尿病危險群,請定期做檢查。
高尿酸
尿酸高
痛風症可能因尿酸過高引致。
尿酸過高,最常見原因包括﹕遺傳體質、酗酒、肥胖、大量攝取高普林食物。尿酸值高,並不一定會出現症狀,但高尿酸狀態長期持續,便有可能引致痛風症,即當尿酸囤積於關節,引起發炎。尿酸存積於腎臟或尿道時引發腎結石或泌尿道結石。還會引發動脈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併發症。
預防尿酸高之建議﹕
i) 如果只是單純的高尿酸,除非數值太高,否則只要食物和飲酒節 制、大 量喝水(讓每天排尿量超過兩公升)、控制體重、以及定期檢查即可,並不需耍藥物治療。
ii) 一旦經常發作急性關節炎或有痛風症、泌尿道結石、腎功能異常,就需要長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把血液中尿酸濃度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iii) 減少進食高普林含量的食物。
a) 動物內臟
b) 紅肉: 牛肉或豬肉
c) 大豆,黃豆或花生類食物
d) 菇類,麥類食物
e) 酒
f ) 貝殼類海産,無鱗魚
心臟病
心臟是我們體內一個泵,把血液循環到身體各部份,將氧氣及養分帶到各組織及器官,同時把二氧化碳及廢物帶走。
心臟病的成因:
-
血壓高 : 引致動脈粥樣硬化
-
高血脂 : 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因而導致冠心病
-
吸煙 : 尼古丁會加速心跳,使血壓增高一氧化碳會引致動脈硬化
-
飲食習慣 : 太肥膩和高膽固醇的食物
-
糖尿病 : 令血管受損及變硬
缺乏運動 I 精神緊張 I 家族遺傳
心臟病的病徵 :
心絞痛胸部呈壓迫感劇痛可擴展至頸部、手臂及下顎、心律紊亂、水腫、氣促、出冷汗、暈眩、乏力、噁心、作嘔
如何診斷心臟病
懷疑患有心臟病的人士需要進行身體檢查:
-
心電圖檢查
-
血液測試
-
超聲波檢查
-
運動心電圖
-
心導管檢查
預防心臟病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
多吃蔬果、少吃肉類、肥膩及膽固醇過高的食物
-
不吸煙
-
少喝酒
-
控制體重
保持心情輕鬆,避免過度緊張,適量的運動 , 避免競爭性及過份劇烈的運動。
心臟病治療
心臟病藥物
心臟病手術(通波仔、放置內支架、搭橋等)
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疾病,意即骨骼內的骨質含量減少 ,變得疏鬆脆弱,因而容易發生骨折。三十歲後,骨質便會停止生長,而骨質流失率逐漸加快,特別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而女性更年期後,由於缺乏女性賀爾蒙分泌,骨質流失更快,令 女性更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
預防骨質疏鬆症之建議 :
i) 均衡飲食 - 攝取足夠的鈣質是儲存骨本的重要方法高鈣食物包括 - 牛奶、乳酪、豆腐、魚、蝦米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 維他命D可以曾加鈣的吸收。含維他命D較高食物包括 - 魚、魚肝油、牛奶、蛋黄等。
ii) 養成運動的習慣 - 愈年輕開始效果愈好,年老有骨質流失的人可以從持久運動中獲得改善、這些運動包括伸展運動、肌力訓練、平衡訓練、承重有氧運動。
iii) 戒除煙酒 - 抽煙、喝洒或咖啡均會造成骨質流失,容易罹雖胃質疏鬆症。
iv) 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查。
肝炎
肝炎即是指肝臟細胞發炎
肝炎的分類基於它的成因,而由過濾性病毒所引致的肝炎在香港較常見。其他較少見的成因包括酒精、藥物、化學劑和遺傳病等。
肝炎病毒的不同種類 :
現今已鑑別出最少有六種不同的肝炎病毒:
分別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和庚型肝炎。
1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肝炎經由食物傳染。
2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庚型肝炎則主要由血液或體液傳染
肝炎的徵狀 :
肝炎的徵狀要在潛伏期後才會呈現。每種肝炎的潛伏期長短不一樣,由二星期至六個月不等。
膽石
膽石可以小到如沙粒,大到如高爾夫球,體內可能只有一粒,也可能有幾千粒。在例行醫療檢查時發現的膽石,通常稱為沉默的結石,因為膽石無症狀,也不必採取措施。但是,仍有成千上萬人為膽石所困擾。
膽汁是膽固醇﹑礦物質﹑膽汁酸及水份等合成的液體,若然濃度過高,便會像顏料乾化一樣,形成膽石
膽石病徵
1 可以沒有病徵
2 痛楚
右腹﹑肋骨之下或胃部附近的位置感到疼痛
也可在背部後面﹑肩膞等位置感到痛楚
在用餐後及進食肥膩食物後可能加劇
因為膽石引起的胃脹和胃痛感覺,與消化不良相似,有時會
較難分辨
膽石三大併發症
1 急性膽囊炎
膽石塞住膽囊口,膽汁被塞住,膽就會發脹,加上膽石本身有細菌,慢慢就會含膿、發炎
2 急性膽管炎
總膽管被膽石塞住,膽汁不能流出嚴重腹痛,發燒
3 胰腺炎
膽石檢查
超聲波掃描
膽石的預防
應避免油膩食物
膽石的治療
膽石之藥物治療
主要是使用藥物溶解膽石。藥物治療效果並不顯著。況且,患者長時期服藥,可能要承受藥物帶來的副作用,例如腹瀉、肝或腎等內臟發炎等。
膽石之激光治療
激光在治療腎石方面,比用於處理膽石上有較好效果。因為使用激光打擊膽石時,容易傷及其他內臟。此外,膽石碎片亦可能導致膽管阻塞。
膽石之內窺鏡膽囊切除手術
膽石患者毋須剖腹,便可透過腹腔鏡和其他儀器,把膽囊切除。一般只需留院觀察一至兩天便可出院。
腎石
腎石是結集於腎臟的沈澱物,由尿液中的結晶體積聚而成;它們的體積可以細如沙粒,亦可大如網球。細小的晶體,會隨尿液自然地
排出體外,連自己也不知道。一般來說,像芝麻大小的腎石,有大約九成的機會,可以自然排出。但有些晶體會在腎臟內積聚,形成
大的腎石,當它移動或阻礙尿道時,會令患者感到極度劇痛,影響腰部兩側、下腹部以至陰部等部位。
腎石的成因
其實腎石的成因很多,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少喝水,多冒汗的人士較易患上腎石,理由是他們的體內礦物質濃度偏高,增加了
結晶體形成的機會。一般來說,腎石的形成關乎多個因素,總括來說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 尿液濃縮:缺少飲水和排汗多會引至尿量減少而濃度高 較易產生結石。
· 飲食習慣:進食過多肉類、嗜鹹等。
·遺傳:家族中有成員患有腎石。
· 疾病:如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泌尿系統發炎、尿道炎、痛風症等。
· 藥物:服食過量維他命D、鈣片。
腎石的病徵
腎石是很常見的疾病,但若處理不善,有機會永久破壞腎的功能,後果十分嚴重。一般的腎石病徵如下:
· 腰痛
· 噁心/嘔吐
· 尿道發炎
· 血尿
· 排尿時有灼痛
· 發熱和發冷
腎石的診斷方法
腎石可以透過定期的身體檢查而發現,及早醫治。但病人通常都是腰痛難耐、出現血尿時才看醫生,發現腎石。當病人懷疑自已患有腎石時, 可以通過以下的測試,進一步確定及分辨結石的種類:
1. 尿液分析:從24小時尿液樣本中,測定每日排出的鈣、 草酸和磷酸量等化學物質的含量是否過高。
2. 血液測試:確定與結石形成有關的化學物有無增高。
3. KUB X光平面:鈣結石在X光片中會呈現白色。
4. 電腦掃瞄:能準確地看到在普通X光片下無法見到的腎 石,例如低密度和體積細小如0.2mm直徑的腎石。
5. 超聲波檢查:使用高頻率的聲波來顯示內部器官的影像。
腎石治療方法
腎石對身體有嚴重影響,輕微腎石患者會引致泌尿系統重覆發炎,並有痛楚及小便出血, 嚴重腎石患者則會阻塞泌尿系統,引致尿毒症,甚至可以致命。所以當發現患上腎石時應立即約見泌尿專科醫生,接受適當的治
療。
1. 腎石治療方法之非手術方法:假如結石的體積細小,可大量飲水將它們排出體外。
2. 腎石治療方法之身體外震波碎石:早期發現的腎石,大部份都可以用體外 衝激波碎石術,把石頭碎開,讓它自然 排出。對於直徑小 於2厘米的結石,這是最常用的碎石方法
3. 腎石治療方法之內窺鏡碎石術:儀器經由病人的尿道進入膀光或輸尿管, 把腎石撃碎取出。這方法特別適合一些 已經掉進了輸尿管的結石。既無需任何切口,成功率且高達百份之九十八。
小腸氣(疝氣)
小腸氣(疝氣)發生的原因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兩種。先天性的原因是由於胎兒末期“腹膜鞘狀突”未完全封閉,保持不正常的開放狀態。因此腹腔內的臟器如網膜、卵巢、盲腸尤其是小腸等,在腹部壓力增加的時候,便會經由這個不正常開放的腹膜下墜,通過腹股溝抵達陰囊,造成小腸氣(疝氣)。後天性的原因是由於腹股溝後腹壁的筋膜或肌肉變弱,"在腹壓增加時,腹腔內的臟器便由此變弱的後腹壁層突出,小腸氣(疝氣)便因此而形成。"
小腸氣(疝氣)的症狀
小腸氣(疝氣)可看到及感覺到。小腸氣病人會注意到當你躺下時,腹部或腹股溝的疝氣隆起可能會消失。病人也會感覺到當你在活動時,鈍痛及下墜的感覺變得越來越明顯。這不舒服的感覺來自組織的持續壓力,尤其當病人咳嗽、提重物或長時間站立。當小腸氣(疝氣)突然變大或無法縮回腹內時,會導致突然的激烈疼痛。
小腸氣(疝氣)的治療
減少活動或減低體重可暫時的舒緩症狀。雖然小腸氣(疝氣)可能經過數月甚至數年不會惡化,但未治療的疝氣,其症狀不會自行改善。對不會消失或被推回的疝氣,若部份腸子被卡住或絞窄於開口處,則會威脅到生命。無論如何,唯一的治療還是外科手術。
小腸氣(疝氣)的手術
無張力小腸氣(疝氣)修補手術近年小腸氣(疝氣)的修補有重大的進步,這些進步最重要的觀念就是所謂的無張力修補。
其定義是修補過程不用縫線的力量硬把組織與組織拉在一齊,而是應用一塊人工網或網具(prosthetic mesh or device)來取代或加強小腸氣(疝氣)缺損的組織。無張力修補手術可以減少疝氣缺損周圍肌肉與韌帶組織的張力或拉力,進而減緩了手術後的疼痛。
病人一般可在術後1-2天內出院。大部份的病人術後疼痛輕微,且可於平均約三天內回復至正常生活。
小腸氣腹腔鏡手術
利用腹腔鏡將人工修補網片置入小腸氣(疝氣)缺損處。腹腔鏡修補術只適合用於雙側同時發生的小腸氣(疝氣),但小腸氣手術時間較長,費用較貴而且可能有增加很稀有但嚴重的小腸氣併發症。
包皮
包皮過長
大部份正常男性的包皮,可於10歲前完全翻開,把龜頭外露。有些包皮過長患者的包皮開口太窄,引致污垢積聚,產生發炎;甚致排尿困難。假若包皮問題處理不當,會產生泌尿系統感染,長遠影響腎功能,甚致增加了患癌的風險。
包皮環切手術
包皮環切手術(割包皮)可能是世界上進行得最多的其中一個手術。小朋友的包皮手術須要在醫院以輕度的全身麻醉進行,
以確保手術期間,小朋友完全沒有痛楚,及在不知不覺間完成。整個包皮手術需時大約十五至二十分鐘,手術後需要保持包皮傷口衛生,每天清洗。事實上,包皮環切的傷口並不十分痛楚,反而剛剛外露的龜頭十分敏感,令小朋友於洗傷口時哭笑不得。
假如接受包皮環切的是成年男士,情況就簡單得多。包皮環切手術可以局部麻醉,於具規模的泌尿外科專科診所內進行,包皮環切需時亦是十五至二十分鐘,手術後觀察大半小時便可回家休息。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又名攝護腺,是男性獨有的器官。它位於膀胱的出口,圍繞着尿道。功能上,它是生殖系統的一部份,前列腺腺體所制造的物質,與其他的分泌混和一起,形成精液。前列腺於嬰孩時期尚未成形,受男性荷爾蒙的影響,它會逐漸成熟。在青春期完成後,它的體積約有一顆合桃般的大小,重量約二十克。隨着年紀增長,前列腺內的細胞會不停分裂,令它增生,體積變大,從而形成前列腺肥大。長者的前列腺,有些大至數十克, 甚致超過一佰克。前列腺肥大,是每位正常男性的必經階段。到七十歲的時候,有百份之七十的男士,有良性前列腺肥大的臨床問題。懷疑自已患有前列腺肥大 疾病,最好約見泌尿專科醫生,把前列腺肥大病徵描述清楚。
預防前列腺肥大
要預防前列腺肥大,必須注意:個人衛生,多飲開水避免忍尿男士於三十五歲後,須每年定期接受前列腺檢查,包括:尿流速度測驗
經直腸超聲波掃描,血液前列腺癌症指標
前列腺肥大的徵狀
主要影響小便功能:
小便緩慢
夜尿過多
忍尿困難
尿道阻塞形成反壓力,延誤治療可引致膀胱衰退及腎功能受損害。
前列腺肥大的檢查
1. 最高小便流速
年青時,「最高小便流速」 應達每秒30毫升以上。隨著年紀增長,前列腺肥大,「最高小便流速」 會續漸下降,部份前列腺肥大患者會需要藥物治療。假若「最高小便流速」低於每秒鐘10毫升的話,前列腺肥大患者便適 宜接受手術治療,以避免膀胱退化,甚至腎臟功能衰竭。
2. 剩餘小便量
正常小便後,膀胱裏的尿液應該被即時排清。假若 「剩餘小便量」 多於50毫升,即顯示膀胱出口存在阻塞,或是膀胱功能已開始衰退,必須及早接受治療。
3. 前列腺獨特抗原
正常血液裏PSA的含量應少於4度 ( U g/L)。高於這個數值顯示身體有較大機會潛伏了前列腺癌病,應盡快約見泌尿專科醫生,尋求更深入的檢驗。
4. 前列腺超聲波
如懷疑患上前列腺癌,例如:PSA 高於4度(U g/L)肛門指檢時發現異常可進行「經直腸超聲波掃描」及「活組織檢查 」便能更準確證實受檢者有否患上前列腺癌。
前列腺肥大食療方面
有外地研究報告指出,煮熟的蕃茄中,含有大量有益的茄紅素,可以有效減低患上前列腺癌的機會。蕃茄味美可口,不妨一試。
前列腺肥大治療
現代前列腺手術多以微創內視鏡進行,前列腺肥大患者全無表面傷口,復原迅速, 非常有效。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
即是在子宮的肌肉上生出的良性瘤,大約20%至30%女性會有,三十五歲以上的子宮肌瘤患者尤其多,其中有0.2%子宮肌瘤會變成惡性瘤。子宮肌瘤發病原因不明,但子宮肌瘤患者多為三十至四十歲。
子宮肌瘤病徵
1 經血多
2 壓住膀胱,小便困難
3 尿頻
4 腹痛
5 貧血
子宮肌瘤檢查
1 盤腔超聲波
子宮頸癌
子宫頸癌
子宮頸癌,其實即子宮頸細胞產生突變,部分人會有流血、發炎的症狀。患子宮頸癌的人數每十萬人有14.4人,在女性生殖 系統疾病中,子宮頸癌患病人數僅次於乳癌,每年約有五百個子宮頸癌新症。
子宫頸癌症狀
1 無特別病徵
2 陰道出血
3 陰道炎
4 腹痛
子宫頸癌成因
1 有多個性伴侶
2 曾患性病
3 性生活頻密
4 超過9成患者的子宮頸中發現HPV(疣)
5 免疫力缺乏
6 吸煙
痔瘡
俗話話:「十人九痔」,由此可見「痔瘡」是許多人都有的困擾。到底痔瘡是如何造成的呢?簡單來說,痔瘡的形成與靜脈長時期受壓力影響有關,導致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受到阻礙或令到周圍的組織變弱,引起血管腫脹及血管組織突出。
事實上,痔瘡的發生絕大多數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所以「痔瘡」可以說是高度發展國家的文明通病;再者,依臨床經驗來分析,罹患痔瘡並非是男性的專利,不少女性一樣會為痔瘡所苦,而且還為數不少呢!
痔瘡形成的病理因素來分析,可區分為下列數項:
-
生活習慣:經常熬夜、精神緊張、焦慮。
-
飲食習慣:飲酒過量、嗜食辛辣食物、食物吃得太好太精緻、食物中缺乏纖維質長期刺激直腸粘膜。
-
職業因素:長期久坐、久站、負重遠行的工作。
-
排便習慣因素:經常性便秘、長期用力排便、排尿不暢。
-
疾病因素:肝硬化、肝硬變腹水、心臟病、發炎性腸疾、外傷性動脈廔管、盆腔腫瘤、靜脈栓塞、慢性咳嗽、攝護腺肥
大及長期不當使用肛門軟便劑。 -
感染因素:因肛門部位受到感染,使肛內皮膚、直腸粘膜受到刺激或損傷。
-
懷孕因素:因為懷孕會導致骨盆腔循環壓力增加,特別妊娠後期格外明顯。
-
遺傳因素:先天性的靜脈瓣膜不全。
-
其他因素:年長、體質差、久病不癒、過度肥胖。
在臨床的表現上,痔瘡的主要症狀是出血及脫肛,其次是肛門邊的硬塊及疼痛,肛門癢及濕潤感,偶爾伴有肛門緊迫感、異物感及排便不完全感。但這些症狀係依據痔瘡發生的類型的部位而有所不同,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痔瘡都一定會有症狀,事實上,無症狀的痔瘡患者佔大多數。
痔瘡可分為內痔與外痔兩種,區隔內痔與外痔的標準是以「痔」形成的位置來判定的。在肛門位置有個叫齒狀線的地方,痔若長在齒狀線以上,就叫做「內痔」,反之就叫做「外痔」。
由於齒狀線以上的肛門黏膜與內臟一樣,對疼痛較不敏感,「內痔」患者不大會感到疼痛,最明顯的症狀大概就是大便無痛出血,有時候會老覺得直腸肛門總是熱熱的有灼熱感不舒服,如此而已。
反觀「外痔」患者可就沒有這麼好過了,因為齒狀線以下肛門黏膜感覺跟體表肌膚是一樣的,對疼痛相當敏感,一旦有痔瘡出血所造成的血卡在這裡便會劇痛而造成典型的坐立難安,有時嚴重的患者,不但解便出血還會有脫肛的現象呢。
當然,痔瘡除了有內痔、外痔,還有一種情形是內、外痔混合一起發生而形成一整體者,此種狀況稱為「混合痔」。
痔瘡的治療
痔瘡的治療應依各人嚴重程度而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通常來說,痔瘡的治療可分為保守療法及外科療法兩種。保守療法所指的是飲食及藥物治療,這種療法對痔瘡本身的療效並不大,主要目的只是在防止惡化及減輕症狀。
藥物治療痔瘡的主要作用為促進肛門周圍血液循環,以減輕疼痛為主,使用的有肛門栓劑、肛門軟膏及軟便劑。
手術治療痔瘡則是病情比較嚴重或經過保守治療而徵狀未有改善的病人,目前常用的手術切除法為痔瘡環狀切除術。
目前門診治療痔瘡最常使用的方式為橡皮筋結紮法,此治療法是以橡皮圈結紮痔核根部,阻斷血流,使痔核在結紮後十天左右,自動乾枯脫落,其優點是既不需要手術也不需要麻醉,在門診時透過肛門鏡便可以做,接受治療後不需住院,且較少有疼痛現象發生,追蹤治療約每隔兩星期複診一次。外科手術治療痔瘡法通常須平均住院三至四天,手術後肛門局部會有疼痛腫脹之不適感,醫護人員會視病患情況適時地給予疼痛處理,並教導執行溫水坐浴及局部換藥,使手術後不適感降至最低,以期能讓病患減少住院日數及儘早回到工作崗位。